网上现金棋牌平台

当前位置:首页 > 要闻动态 > 部门工作

县人社局“三聚焦三并重”延伸人社公共服务触角

发布时间:2025-07-15 11:22来源:平昌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作者:陈锦字体【  

近年来,县人社局紧扣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实际,锚定“发展提速、规模提档、增量提质、服务提效”目标,不断延伸人社公共服务触角,全力打造擦亮“温暖人社”服务品牌,持续增强人民群众在人社领域的获得感、幸福感。

一、聚焦资源整合,“硬设施”与“软实力”并重

(一)“三级联动”统规统建强载体。扎实开展基层公共服务能力提升行动,县、镇、村“三级”联动发力,围绕基层站点资源和辖区用工、就业需求分布情况等科学规划服务载体,统一配置规范场地、场所标识、软硬设备、专(兼)职人员等,先后建成标准化镇村人社公共服务平台194个、村居劳务合作社32个、镇级零工市场7个、县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和县级人力资源市场各1个,三级人社公共服务体系持续完善,就业创业“五个就地办理”、社会保险“四不出村”全面落实,累计服务群众34.7万人次。

(二)“三方协同”提质增效添活力。坚持“政府引导+市场主导+企业参与”三方运营模式,以市场和群众需求为导向,聘请国有人力资源开发公司运营县级人力资源市场,大厅设立政策咨询台和劳动维权、企业服务、零工服务、人才服务四大服务窗口,落实服务专员12人,为辖区市场主体和城乡劳动力提供常态化政策咨询、劳动维权、用工对接等服务。同时,坚持守正创新,设立平昌县社会保障服务中心,统筹负责人社公共服务、一流营商环境创建等工作,人社公共服务效能全面提升。

(三)“三链融合”学用贯通优素质。始终坚持学以致用、用以促学、学用相长,深入推进干部队伍“强基铸魂”工程,梳理汇总各股室版块政策文件、业务说明、办件流程,定期组织镇(街道)、村(社区)工作人员开展集中业务培训会,促进政策学习链、业务操作链、服务意识链“三链融合”,持续提升工作人员能力素质和业务水平。

二、聚焦数据赋能,“覆盖面”与“侧重点”并重

(一)“以点带面”强化政策支持。依托三级劳务服务体系全覆盖开展人力资源普查工作,精准落实助企纾困减负、稳就业促创业系列政策,通过“免申即享”“免审直返”等方式为全县265家企业发放援企稳岗补贴、留工补助、吸纳就业补贴等补贴资金346万元,稳定职工队伍1.4万人,政策红利充分释放,全县就业基本盘持续保持稳定。

(二)“以面促点”强化宣传覆盖。全面梳理社会保险、就业创业、人事人才、劳动保障等137项公共人社服务事项,形成惠企惠民政策清单和政策口袋书,先后开发“聚川人力”微信公众号、微信小程序、抖音号等线上平台,通过网络短信、门户网站、集中宣讲会、基层站点等渠道“线上线下”同步推送业务办理、优惠政策、供需对接等各类信息,全力扩大政策知晓面,切实提高有需求的市场主体和城乡劳动力等重点对象知晓政策、应用政策的能力。截至目前,印发宣传资料17万余份,线上推送各类信息34.1万条。

(三)“点面结合”强化数据支撑。在园区企业、重点乡镇、聚居点位等重点区域落实194名信息采集专员,开展劳动力资源供需信息普查工作,全覆盖建好重点企业联络专员、用工需求、岗位设置、人才培育、合理诉求、政策兑现“六个清单”,找重点建立劳动力基础信息、务工地点、技能水平、就业需求、参保情况、政策享受“六本台账”,以县级人力资源市场为载体统一建立劳动力资源供需信息库,动态管理更新城乡劳动力和用工主体信息62.4万条。

三、聚焦服务增效,“强输出”与“促回引”并重

(一)深化劳务协作体系。紧抓东西部协作、省内对口帮扶等利好机遇,持续深化同浙江、福建、北京、上海等地劳务合作,建成域外劳务基地14个,通过专车专列“点对点”转移城乡劳动力2.5万人,累计转移就业规模达28.7万人,输转服务质量不断增强。

(二)建强供需对接平台。把开展各类就业促进活动作为增强劳务体系效能的重要抓手,采取“城乡统筹、各方协调、载体多元、全域覆盖”的方式,广泛收集县内外125家重点企业优质岗位信息1.8万条,在白衣、镇龙等11个乡镇多频次开展直播带岗、用工招聘、求职对接、政策宣传等线上线下服务活动16场次,推荐就业2412人,其中为县域重点企业推荐用工561人。

(三)抓实人才外引内育。紧抓高校毕业生毕业季、在外农民工集中返乡等关键时机,开展就业重点群体回乡创业就业意愿摸底排查并登记造册,建立返乡创业就业人才“肖像库”,在各级服务平台举办人才招引活动26场次,引导扶持在外成功人士、优秀农民工、高校毕业生等254人返乡下乡成功创业,发放创业担保贷款3640万元,创办100万以上经济实体102个,推动人才、技术、资金回流反哺,以人才集聚效应助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。
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